您目前的位置:智慧教育>教育国际化>正文

成师附校国际理解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来源:发表时间:2018-09-29

中国灵魂  国际视野

——成师附校国际理解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20179月~20207月)

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让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客观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为其终生幸福发展奠定基础。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成都市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温江区教育部门有关国际理解教育指导性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现实条件、发展需要以及学生实际,特制定我校国际理解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以“智慧校园,未来学校,幸福教育”为办学特色,自2009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教育需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能自信走向未来的孩子。自2012年起,学校以国家和成都市的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从本校实际与学生需求出发,开始尝试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目前,基本形成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理念,并确定课程目标,并多途径的开展教育活动。但在部分实施途径上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推进各项实施路径的进程。

(一)取得的成果

学校发展必须秉承特色优势,在特色中求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是学校努力想要打造的特色项目,这是学校关注学生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做出的及时决策,既适应了未来公民的发展需求,也适应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总结我们这几年来实践探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专题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专题课程是我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目前,在七年级8个班和五年级2个班中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国际理解教育课。有一位专职教师在负责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实施。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探究与实践,开发了基本比较完整的七年级国际理解教育专题教育课程资源。

2.特色课程。我校开辟的特色课程有如下几种:外教英语课,学校聘请了外教,并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开设了外教英语课。妈妈课堂,每个月家委会会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活动理念是“家校共育,迈向教育国际化”,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校本课程选修课,我校小学每学期都开设了多种校本选修课,比如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的国际象棋课,已经成为学校常态校本课程。班队活动课,学校鼓励各班在班队课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元素的活动,比如以元旦圣诞节为契机,开展“中西新年派对”活动,模拟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赛活动等。通过特色课程,整合了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极大的拓宽了实施途径和课程内容。

3.主题活动。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结合主要结合学校传统活动开展,尤其以科技节、读书节为主要渗透阵地。在科技节中开展有关生态环境、创新科技等方面的主题活动;在读书节中,开展朗诵中外经典诗歌、阅读中外名著等主题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的辐射效果很好。

4.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即国际理解教育氛围营造,从外在显性的“国际视野”文化长廊,到隐性文化渗透——平等、理解、尊重等国际理解教育重要元素成为校园文化重要内涵。文化氛围的熏陶,让课程覆盖到整个校园。

(二)不足与挑战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级教育部门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关注,审视学校多年来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探索经验和发展态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有做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1.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实施有待进一步改进。一方面,特设课程、主题活动、特色课程三种课程实施途径需要进行优化、整合,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另一方面,需要拓展更多的实施路径,包括学科渗透,鼓励所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积极实践,促使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每一位教师日常教学生活;进一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开展学生的游学活动和教师的对外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国际理解教育品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的多元性,拓宽视野

2.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特色有待进一步凸现。随着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选择以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创建校本特色与风格的一个抓手。因此,成师附校需要进一步寻找深化国际理解教育的突破口,丰富品牌内涵,进而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影响力。

二、基本理念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人文探究和教学研究的视野,全面考察国际理解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其所蕴含的尊重并理解“他者”、多元价值与多元文化、差异性与独特性、多种情感与行动、倡导关心关爱、重视体验与感悟等普遍观念,逐步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构建以人文探究为特征、具有成师附校文化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传承和发扬学校原有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特色经验,着眼于变革、提升与创新,通过多种实施途径同时推进的方式,试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构建更加丰满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推动学校的品牌建设与扩张,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二)具体目标

1.优化整合课程结构与体系。优化整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特设课程、专题课程、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四种课程结构与实施模式,让课程成为每一个学生自主的活动、探究与体验。

2.拓展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途径。需要将学科渗透和对外交流两种实施模式作为重要实施途径加以研究和实践。让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更加完整,齐头并进。

四、主要任务

(一)组织建设与培训(20179月~20181月)

1.成立研究团队,统筹实践工作。在学校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组织、策划、统筹下,本着自愿参与和领导推荐的原则,组建研究团队,担负起课程实施体系中各项路径发展和推进的具体方向和工作。

2.研究团队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培训和研讨活动,团队教师能够明确理解课程的核心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和行动方式。

3.借助各级平台,积极为研究团队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团队的整体课程实施能力和素质。

(二)行动落实与推进(20181月~20201月)

1.每个学期需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或活动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各位研究成员在各自路径中系统开展研究,定期举办研讨活动,积累一批精彩的实践案例,每一个参与教师初步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空间。

3.基于学校原有的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付诸实践,检验资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精心编制成册,形成系列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资源。

(三)阶段总结与推广(20201月~20207月)

1.进一步修改完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和实施模式,即让各种路径有机整合,互为补充,实现同一个目标,体现同一个内涵。

2.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平台;树立表现优秀的模范,激活其他教师的发展意识和动机。

3. 积极总结课程探索经验,并借助各级课程研究中心和平台,推广经验和课程成果,提升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品牌特色。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以科研室和教导处为载体,完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团队的日常运作机制,由副校长担任课程负责人,其他各部门共同参与,保障协调各项课程实施路径工作得以落实、指导、监控、评估。

2.组建由本校教师和外聘专家共同构成的课程引领专家团队,充分发挥专家小组的专业引领作用,采用定期跟进、合作研讨的方式,尊重、挖掘、提炼教师的实践资源。

(二)制度保障

1.课程研究团队负责制定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规划,每个实施路径的主要骨干教师分别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有主题、有计划地认真推进该项工作。

2.实行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和推进情况进行汇报、评价、监控,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调整、改进工作方向与任务。

3.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以保障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

(三)经费保障

设立课程推进专项经费,一方面为教师外出参加相关会议、相关培训以及考察学习等提供经费保障,另一方面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活动的开展支付人工、材料等费用。

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20179

    
Copyright © 2008-2015 [成师附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028-6817815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