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金秋送凉,转瞬即是开学季。为了新学期工作能够扎实、稳步地推进,2021年8月29日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召开了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开学培训会。学校全体行政领导和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学校黎红副校长就学校人事安排、学校各部门职责进行了交流。而后黎校长就疫情防控、“双减”政策和师德学习三个方面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黎校长指出,当前对于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黎校长着重解读“双减”政策,并强调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具备四大核心素养,即执着的教育情怀、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娴熟的教育艺术、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同时还需要修炼理想力、创新力、学习力、思想力、精进力、表达力、发展力、艺术力这八大能力。黎校长还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版)的通知》并要求教师做到深刻认识、高度重视、自觉遵守、严格要求、守好底线。黎校长希望在新学期,每位教师能够坚守好初心,做好本职工作,呵护好自己的身体,经营好个人的家庭,建设好我们的集体。
温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冯文霞老师给全体教师带来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共分为分享身边的案例、为什么做科研、如何定位学校科研、如何做小课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五个板块。讲座之初,冯老师呈现了一线教师孙晓辉老师的科研之路,理清一线教师做科研的思路;而后冯老师科研能成就教师职业幸福感等方面交流了科研的意义;冯老师从简单思维——做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回归本质——价值导向,锁定“科学”二字三个方面定义了学校教育科研;冯老师通过成都市获奖论文以及本校论文为例,教给大家如何做小课题研究;最后冯老师还就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途径进行了分享。此次培训,让教师们明白,要抓教学,但为了更好地教学,必须要重视科研。我们也将在今后基于学生发展找问题,基于自身发展做科研,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午后,三个分会场中,三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同步进行。
博约楼报告厅,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卓琼主任以《整体把握 有效解读 力争实施精准教学——学历案背景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为专题,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教材解读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共分为三个板块,即分类梳理,注重前后勾连;明确功能,读懂编者意图;夯实功能,正确解读文本。卓琼主任指出可以按人文主题、内容板块、语文素养、课文文体等不同维度对教材进行梳理;可以通过读懂情境图,读懂课后练习,读懂“词句段的运用”等方法明确教材各个内容的功能;此外,对于教材解读,还需区分文本解读和教学解读的不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老课文新教法等方面的内容。此次培训,老师们都明晰了自身教材解读能力的误区和不足,也将在今后更加努力夯实自身解读教材的能力,回归教学的本真,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组及信息技术组老师有幸聆听了温江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余晓华老师就“双减”背景下,如何深入解读教材及教师用书开展了《用好资源,深入解读,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专题培训。余老师提到:“减负”的核心是作业设计,精心备课才能提升课堂品质与优化作业设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减负。余老师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例,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教材教参的编写特点以及如何去读懂教材呈现的数学知识,如何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对此,他给出以下建议:读懂知识内涵,关注数学本质;读懂编写意图,实现学生能力提升;读懂知识体系,体现课堂的“数学味”;读懂练习目的,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就需要我们专业地研读教材;直面学生现实时需要用心研读教材;努力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则需要智慧地研读教材。引用钱守旺老师的教学“四个五”,深动形象地让与会老师去深入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思想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此次培训,我校数学及信息技术老师对如何深入解读教材,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及思想的引导有了更深的理解,未来的教学路上,我们也将为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品质而不懈努力!
初中分会场中,来自于光华实验中学的副校长戴成为老师们作了题为《巧用智慧,将作业完成得更好》的精彩讲座。戴校长提出:在不减质甚至提质要求下,要“减作业”,需要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更加精准地把握重难点;需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选作业、分层布置;需要作业当天批改,反馈,让第二天的教学更有“准心”。她鼓励老师们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对作业的效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老师们将会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研究分层作业、分类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让作业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