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温江电视台《温江新闻》栏目《守护生物多样性 与鸟类和谐共处》报道了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第106科考队的活动。内容如下: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虽然是国家战略,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国庆假期,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科考队开展了一次野外观鸟活动,并有了新的发现。
严国昊老师:“10点40分,地点在刘家濠,鸟名叫乌鹟,乌鸦的乌,鹟是左边一个老人翁的翁,主人翁的翁,右边一个鸟,这是我们调查到的成都市的156种鸟类。”
科考队当天还观察到第157种鸟栗腹矶鸫。这种鸟主要栖息于山林,在平原很少见到。科考队此次野外观鸟选择了金马街道刘家壕社区,有树林、农田、林盘、小区、湿地等多个场景,学生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鸟类。5.3班王语萱说:“今天观鸟,我看到了新的鸟—乌鹟,我还看见了100来只金翅雀,这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觉得很有意思。”
与学生科考队同行的还有观鸟爱好者、青羊区东坡社区自然学校自然导师——田汉星夫妇,他们不仅教学生辨认鸟类,还用相机记录鸟类的活动。田汉星告诉记者:“很多鸟很漂亮,一是想留下影像,另外有时候会看到陌生的鸟,不认识的,拍下来,回去后比对着图鉴,进一步认识它、了解它,以便下一次再看到它的时候,能快速地把它识别出来,知道成都又来了什么新的鸟种。”
自2010年起,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了上百次的观鸟活动,几乎每次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都会派出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协助学生科考队观鸟,并提供专业意见。
来自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大学生张芷蔚说:“观鸟是一种沉浸式的环保教育,我们在观鸟的同时,给大家去科普鸟类知识,让大家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守护生物多样性,从认识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开始。11年来,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已先后派出106支学生科考队,1500多人次参与,实地考察成都地区49个地点,徒步考察行程达500多公里。
5.9班杨籽琰说:“我通过观鸟,知道了物种的多样性,并且慢慢喜欢上了观鸟。”
科考队带队老师、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科技辅导员严国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能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里面来,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开心的事情,而且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所见所闻,会印到他们的脑海里面。只有真正接触大自然的人,才会真正热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