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上午,温江区小学科学项目式活动观摩研讨暨成都市刘晓敏工作室成立活动在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举行,成都市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刘晓敏老师及刘晓敏工作室的13位老师、温江区科学中心组老师、5-6年级科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由温江区科学中心组组长程光老师主持。
一、课前陈述
吴珊老师代表成师附校科学组,以“STEAM项目式活动中展示交流的策略研究——以《降落伞保护鸡蛋》为例”为题进行课前陈述,从相关研究、STEAM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及改善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二、课例展示:五年级上册《像工程师那样》之工程师展示交流会课堂展示
樊婷老师执教《像工程师那样》之工程师展示交流会,学生前期已进行了4课时的学习,本节课着重体现孩子们对于降落伞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思考进行“展示交流”,是一堂基于“评价导向”设计的课程,不仅有科学的评价量表,也有小组评分员利用HITEACH软件的评分功能及时监控台下同学的倾听情况和发言情况,让整个展示环节的评价可视化、有效化。
三、课后研讨汇报:吴珊
授课过程中有8位老师深入到每个小组中,利用观察量表观测学生展示交流的参与度。吴珊老师围绕“STEAM项目式活动中展示交流的策略研究”研究问题进行课后反思,根据观察量表的倾听人数、举手人数、发言人数数据,发现整堂课能做到人人倾听,举手发言的人数相对较少,说明本班学生更习惯于封闭式问题,对于开放式问题却不知如何回答。接着,吴珊老师总结了STEAM项目式活动中展示交流的策略研究:组建合理的小组是保障;展示交流指导是润滑剂;评价量表让展示交流有序展开。最后,吴珊老师针对教学实施情况,提出“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老师继续深入研究。
程光老师组织了在场听课教师进行了现场的评课议课互动,各位老师主要从课堂亮点、学生情况、具体建议三个方面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各位老师畅所欲言,李老师说到,发现展示交流的课程设计很好,但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性较大,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找到学生差异性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激发课堂的生命力;另外一位老师说到,其实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思维碰撞,由于学生的表达意愿不够强烈,从而导致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少,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多提供展示机会来充分挖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天府新区的谢老师肯定了我区的“三段式教研”,虽然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执教老师的期望,但是能够感受到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很多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提出评价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专家点评引方向
成都市特级教师刘晓敏老师首先肯定了樊婷老师本次课例呈现,赞扬了樊婷老师踏实努力、不断在成长。此外,刘晓敏老师针对展示交流提出了6个建议:
1.针对如何落实“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分工提出具体措施:组长竞选、出示小组要求(男女搭配、能力搭配、性格搭配等);
2.信息赋能,让课堂互动起来,落实生本课堂;
3.评价导向的展示交流,激励学生成长;
4.重视课堂的各种冲突:组-组冲突、过去-现在冲突、师-生冲突等;
5.让展示交流成为学生美好的回忆,增加孩子成功的积极体验;
6.展示交流后续研讨的跟进策略,持续进行总结、反思。
同时,刘晓敏老师也对深入持续地开展小学科学项目式活动的研究提出:如何与技术机构合作,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简易学习工具来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最后送给在场教师几个关键词;“阳光”、“梦想”、“担当”、“成效”、“创新”和“引领”,希望各位老师能在教育路上努力成长为优秀的教师。